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发布,哪些行业将受益?

时间:2022-08-05 阅读量:

 工信部联合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原材料工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也包括新材料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我国是原材料工业大国,2020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4%。

 

  此次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

 

  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

 

  1.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以上,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2.形成5~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

 

  3.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

 

  4.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水泥产品单位熟料能耗降低3.7%,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

 

  5.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


1-2204291G144559.jpg


到2035年

 
  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钢铁:依托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
 
  稀土:适度有序投放稀土探矿权和采矿权,加大勘察力度,摸清储量家底。建立科学合理的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机制,促进尾矿资源、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盐湖提锂:推动机械掘进及连续开采、稀土多金属矿伴生资源及盐湖锂等资源高效利用。
 
  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严格控制炼油、磷铵、电石、烧碱、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适度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速。强化环保、能耗、水耗等要素约束,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大力发展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提升产业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积极实施节能低碳行动。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加快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并网,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实施原料和燃料替代,提高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鼓励增加初级加工产品进口,严格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强重点行业节能监察。
 
  推广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研究推动化工、焦化、电解铝、铜冶炼、耐火材料、石墨深加工、陶瓷等重点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树立标杆企业。推动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力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产品,鼓励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
 
  图片
 
  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围绕尾矿、粉煤灰、赤泥、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废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全面推进原材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积极推进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行业耦合协同发展,鼓励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的资源化综合产业基地。
 
  此外,《规划》对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也做出安排和部署。原材料工业司新材料处处长谢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先进储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百余种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为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