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仪器:立式双轴纳米陶瓷砂磨分散机;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S一4800,日本);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塞卡姆Sykam S一433D,德国);马尔文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r2000,英国);超声波分散机(BransonB2500S--MTH,美国);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JEM一2100,日本)。材料:微米级淡水珍珠粉;无水乙醇;六偏磷酸钠;0.1mm氧化锆珠等。 l_2实验方法 1.2.1制备纳米级淡水珍珠粉研磨方法:研磨筒体内含直径0.1mm氧化锆珠1.85kg,研磨简体容1I.主机转速0~1800r/min,功率7kW,压力:0.35kPa。将微米级珍珠粉与尢水乙醇以晕量体积比l:15的比例砂磨机中研2h.每隔30rain取样.对其进行札测试,确定最研磨时问。 1.2.2LPAS检测样品粒度,用Mastersizer2000对珍珠粉牲进行检测,每个样品测3次,取中间值作为样晶粒参考值。检测各个样品时,光学参数、样品及分散剂含量和浓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1.2.3SEM样制备与观察,取少量研磨前和研磨2h干燥珍珠粉糕附于金属样品台导电胶带上,并对样晶进行喷钔预处理,SEM镜下观察并采集卡¨的图像。 2结果 2.2SEM观察结从图2可以看出,研磨前珍珠粉粒中含有大量文石板片及一些小碎片,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其中大小在2~5um范围内的文石板片较多;研磨的珍珠粉主要为类形颗粒,大小 均,使用NanoMeasurer1.2软件测量颗粒粒径大小。主要分布30~50nm之间。 2.4蛋白质、氨基酸检测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珍珠粉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含7种氨基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研磨前珍珠粉中蛋白质约为2.18%,氨基酸约为2.0%;研磨后的珍珠粉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基本没变,少数氨基酸含量有增高。 3讨论 3.2纳米颗粒粒度测量方法LPSA是用于测量颗粒样品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的仪器,具有使用方便、速度快、测量粒径范围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然而,检测结果受分散介质及其折射率、分散剂及其浓度、样品浓度、超声分散强度及时间和待测样品的吸收率及折射率等影响]。纳米颗粒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表面能等特点,颗粒极易团聚从而使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偏大_8],因此,样品分散效果对样品粒径检测有很大影响。此外,激光粒度仪对颗粒粒径的测量相当于同衍射角的球体直径,不规则颗粒的截面积要大于相同体积的球体口,即检测不规则颗粒样品时,其检测的粒径要比实际粒径稍大。 TEM可以对材料进行观测,因此,在进行纳米材料粒径测试时可以结合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3.3纳米材料的判定200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纳米材料七项国家标准,其中纳米材料的定义为: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纳米结构单元构成的且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_1。 3.4珍珠粉中有机质含量研磨后的珍珠粉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某些氨基酸含量反而升高,可能是珍珠粉细化后其中的水份部分丢失引起,这与以往学者通过行星式干式球磨制备纳米珍珠粉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是根据国家标准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l15_对珍珠粉中的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未对半胱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进行检测,而以往学者研究发现淡水珍珠粉中含有多达18种氨基酸。